在云南省普洱市景東彝族自治縣花山鎮營盤山下、者干河畔的蒼綠壩子里,散落分布著11個黑色的姬松茸種植大棚。走進大棚,只見竹竿搭建的菌床上滿是棕傘傘、白桿桿。朵形飽滿、菌肉厚實,長勢喜人的姬松茸,給前來采摘的村民們添了辛苦,但更添了幸福。“最近天還熱著,菌子出得多,有點忙不過來。”營盤村一種植農戶笑著說道。
花山鎮營盤村,地勢平坦、氣候適宜,適宜種植姬松茸,今年花山鎮營盤村共有9戶農戶以“企業+農戶”的種植模式發展姬松茸產業。積極盤活土地參與第一批試種,戶數不多,但每戶都看到了良好的發展前景。
據介紹,年前搭建菌棚,二月中旬料床鋪面,四月就可播種菌種,六月便能迎來豐收,一直可采摘到十二月。一個菌棚一年正常能出8-10噸姬松茸,一月平均采2次,鮮菌收購價為8元/公斤,扣除第一年大棚、竹架、輔料等成本,一個棚農戶可以凈賺4-5萬元。同時,在采摘、清洗、加工過程中,還能吸納一部分閑置勞力。